友情提示: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,请尝试鼠标右键“刷新”本网页!
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『收藏到我的浏览器』

一品田园美食香-第42部分

快捷操作: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,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,可使用上方 "收藏到我的浏览器" 功能 和 "加入书签" 功能!


田氏也赞同她的说法,“就是哩,只怕人家要嫌太臭,不肯吃,还影响陈掌柜的生意,可要是不往他那里卖,我们也不能挑着往县城里去啊,那得多耽误时间。”

林德寿抽起旱烟,想了下道:“要不你们还是搁陈掌柜那里,他自己不卖,可以批发给别人,再不然找个杂货铺子批发,你家二叔不是在城里开杂货铺吗?你咋不去找他呢!”

李氏啐了一口,替田氏答道:“找他?只怕是有去无回哦!”

最后还是元青开了口,声音沉稳有力,“我看还是等他店里的小二再来时,让他带个话给陈掌柜,先问去他的意见,他要是愿意咱就放他那里批发,要是不愿意,咱自己去卖。”

冬生也道:“对,这臭干子本钱也不高,价又不贵,就算不在县城里卖,光在各个村的卤摊上卖也成,反正做法也不难,就跟做凉粉一样,多一样东西卖而已。”

卖臭豆腐的法子,就这样讨论下来。

冬生跟元青有了林德寿的指点,盖房子的事,也弄的七七八八。需要的木料跟竹子,林德寿亲自带他们上山去砍,期间又叫来了二妞她爹,黄年。

四个人一道上山砍树,然后再用驴子拉回来,这些事都比较费功夫。

过了立秋没多久,田家的房子便正式动工了。等他家房子盖好了,再盖李家的屋子。

除了林德寿跟黄年,田家又请了好几个人帮工,林德寿跟黄年,都是经常帮人盖房子,算得上大工,另外这个时代没有包工头一说,男人们基本上都会干些盖房子的话。另外,又请了个老人家过来坐镇,毕竟他活的久些,只用眼睛看,就能晓得哪里正,哪里歪,哪里修的不行,哪里需要改进。

要说这位老人家,还是有点来历。说白了,他是李元青的外公,大名李久一,大家都称他李太公。在李家长辈里,他算是很有威望,不然也不会称其为李太公,这里的习俗大都如此,年长的男性称太公,女性称太婆。

这名字倒让麦芽想起那位赫赫有名的姜太公,不过时空不同,这位李太公应该不需要找人替换江山。

李太公德高望重,一直住在李元青舅舅家。话说,李元青有三个舅舅,也就是李太公有三个儿子,所以李太公的赡养问题一直不需要李氏他们过问。

但因李氏是李太公的大女儿,在感情上,要略差一些。李氏跟三个弟弟感情也不咋地。

这回要不是李元青,亲自去请,他还不定得来。

有这位老人家助阵,盖房子的事,也就稳当的多。

李氏就帮着麦芽娘俩烧火做饭,因为是在原来的地方盖新屋子,所以田家的老房子就得扒了。为了不至于露宿山野,他们又在厨房边上,用茅草搭了间水上棚子,反正将就着住吧,只要拜托老天爷别下雨就成。

第71章 泡菜包子

0

李氏倒是说过让他们搬她家去住,冬生倒没啥问题,可是麦芽没有过门,哪里能到他家去住。

后来林翠跑来说,她家林虎还小,不用太忌讳,她自己也有单独的房间,便叫麦芽去她家睡。

不过,麦芽嫌麻烦,后来想了想,要是下雨,棚子不能住,便住到她家去。

住在小棚子里就是憋屈,立秋了,蚊子的确是少了些,但还是不少,支了蚊帐也不管用,好在她之间做了不少的薄荷香包,把小棚子都挂满,好歹也管点用。

冬生用在院子里搭了凉床,这床是用竹子编的,都是他从山上背下来的大竹子,自己编成的,又结实又耐用。

开工的第二天,陈掌柜跟着小二一块来了。瞧见田家忙的热火朝天,他也高兴的很。

麦芽给他们端了凳子过来,“陈叔,家里乱的很,您就凑合着在院子里坐会吧!”

陈掌柜笑呵呵的道:“没事没事,我听小二说你家在盖房子,就过来看看,有什么能帮上的,买砖的事,我也没出啥力,后头要是有啥需要的,你尽管跟我说,我替你们张罗着,要不,我把小二给你留下,让他打打杂也成。”

麦芽笑着道:“不用了,我家请了好些工人,暂时能忙的过来,再说,这人多了,都无从下脚了。”

“也对,不过要是钱不够,你只管跟我说,要多少都成!”

麦芽瞧他最近脸色好了不少,红光满面的,看样子生意不错,“陈叔,臭豆腐在你那卖的咋样,还好不?”

陈掌柜一听她问这个,又想起一事,“你要不提臭豆腐我倒忘了,小二,去把咱车上带的东西卸下来!”

“哎,”小二应了声,站起来就跑出去下货了。

麦芽好奇的伸头看,“您又给我家带什么了,每回都带那么些菜,我们都不好意思哩!”

田氏拎着菜园子,从菜园子里出来,招呼了下陈掌柜,又转身忙别的事,中午这么多人吃饭,得有一会忙呢。

陈掌柜笑道:“冬生不是在城里又定做了几面旗子吗?我今天来,正好就给你都带来了,我自己也留了一面,挂在店门口,要不然人家还不晓得我卖的是卤香园的卤肉哩!”

小二腿脚快的很,已经把旗子抱进来了,交给麦芽之后,又去抱其他东西。陈掌柜每回来,都要给她家带些菜,今儿也带了不少的猪下水,给她做卤肉,省得他们还往县城里跑。

麦芽摸着怀里滑滑的布料,以及颜色统一绣字,心里那个美啊!她不避讳的对陈掌柜说出自己的想法,以后还要做块又大又亮堂的牌匾挂在田家的大门楼上。

陈掌柜直夸她有志气,两人又聊了会,听他的口气,臭豆腐卖的是相当火爆,当下酒菜是最好了。另外,他又给麦芽拉了半车青梅,说是过几天再给她拉一车子来,这回要做梅子酒,规模得弄大一些,不能像上回似的,喝几坛子就没了。

麦芽当然也有这想法,不过眼下没时间出去买青梅,他能送来是最好不过,只要她再稍稍加工一下就成。

这时,李元青赶着驴车,把李太公跟李氏都接来了。

李氏挪着步子,去到厨房给田氏帮忙去了,留下李太公坐在院子里,李元青跟陈掌柜打了个招呼,加紧跟大家伙一块干活去了。

陈掌柜对李元青很欣赏,说这娃,是个好娃,麦芽没有选错人。

他又坐了会,跟李太公聊了会天,便急着回去了,连麦芽留他吃饭也没干,不过临走,带了一盆臭豆腐。

李太公看着他把臭豆腐搬上车,白眉毛跳了跳。

这老头也就一天的功夫,就爱上这股子臭味,吃上瘾了,等他们走了,他小声的问麦芽,“丫头,你把臭豆腐都给他了,我今儿吃啥?”

麦芽噗嗤的笑了,“太公,臭豆腐还多的很呢,我每天都会泡,每天都能出来一批,您还怕吃不着吗?”家里留的一坛子臭咸菜水显然不够泡,田氏便又去村里淘弄了些,加上二妞跟林虎也到处去淘换,总共又弄了四五坛子回来。眼下是够了,再多了,田家院子也放不下。

如今院子里堆的乱七八糟,原先的土房子都推倒了,冬生他们正在清理废墟,这老房子的确撑不住了,三个人没费多大事就,墙就轰然倒了。

倒了之后,就得把废墟清理掉,之后才能重新盖房子。

卤肉还得继续做,不然哪来的进项。

院里还堆着老屋子破破烂烂的家具,盖房子的材料,反正一大堆东西,让原本还很宽敞的田家院子,显的狭小不少。

李氏缩在锅台后面烧火,悄悄伸头看了眼外面坐着的老头,对田氏说道:“你还别说,我爹这会真能耐得住性子,在你家一待就是下整天,半句怨言都没有。”

田氏也奇怪了,“就是哩,以前老听说,你爹性子僵,脾气也古怪,说话也直,这回倒不见他耍性子。”

李久一,年轻那会是个火爆脾气,家里的几个孩子,没有一个不怕他的,脾气坏的很,说打雷就打雷,有时还会动手打人。现在老了,脾气稍微好些,但也还是个难伺候的主。李氏的三个弟弟便轮着接他住,每人轮四个月,不然依着李太公的脾气,搁谁家久了,都受不了。

李氏想了会,偷着乐了,“只怕我爹是舍不得麦芽做的菜,这两天,不吃臭豆腐,他就觉得浑身不得劲。”

田氏也直笑,心想着,这么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头,在一个小女娃跟前,却没了气焰,想想就好笑。

正说着,李太公又嚷嚷开了。

来干活的有好些,都是村里的年轻男娃,好多都是头一次干瓦工,难免有不对的地方。今儿有些地方清理出来,已经开始挖地基了。

李太公敲着手杖,“许家的小娃,你那泥和的太稀,不是叫你和稠一些吗?你咋就不长记性呢!还有钱满仓,那以前是没挖过地基呢,还是不会干哪,有那样挖的吗?这里地势高,离河滩近,地基挖那么浅能行吗?”

他一嚷嚷,所有人都觉得头大,耳朵嗡嗡的。

麦芽从厨房里给他端了杯水,柔声对他道:“太公,您先喝口茶润润嗓子,这茶里搁的是金银花,清热消暑。”金银花是她前些日子摘下的,跟薄荷一样阴干收起来,留着慢慢用。

这个季节已经收不到金银花,它是野生的花卉,在野外经常都能看到。田家屋前的小溪边也长了几棵,她就去挖了回来,栽在院子墙角下,金银花好活,到了明年春天,它就能爬满墙头,到时候她也能存到更多的金银花。

李太公接过麦芽端来的茶杯,闻了下,声音马上小了下去,“嗯,你这丫头倒是精灵的很,用花也能泡出茶来,好好,”他又尝了一口,入口带着微苦,还有青涩的花香,的确很好喝。

麦芽干脆搬来凳子坐到他身边,一边择菜,一边跟他谈心,“太公,你说,我家这房子得盖多久,半个月能盖完吗?”

李太公听她问起了正事,马上又摆出长者的姿态,摸着并不算太长的胡须,慢吞吞的道:“半个月能盖好就不错了,不下雨是最好,要是下雨,工期就得延后,不过……”他抬头看了看天,“不过我瞧着最近没有雨,要是再下雨,也得过了处暑才会下,到那时房子也盖的差不多,只要上过大梁,就没问题了。”

上大梁,这个她听过,一般上大梁都要办个酒宴,庆贺一番。因为盖房子,盖的不是死物,也是一家人的希望,有些人说,房子盖的不好,犯了冲,一家人都会倒霉。

等地基挖好了,还要拿大铁墩,由几个人抬着把地基压实,然后就要砌砖。

砌砖倒也快的很,几个人一起上,不出三四天就能砌好,这里没有石灰水泥,麦芽瞧见哥哥搬了好几袋糯米,一会还得磨碎,跟泥浆拌在一起,当作水泥用。这玩意可比水泥黏合力强,用上几百年都不成问题。上过大梁,接下来就是铺瓦,这是技术活,要是铺的不好,房子会漏雨了。好在李太公爱上吃臭豆腐,一时半会还舍不得走,有他坐阵,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底。

中午要烧好几个人的饭,没一会,各个村进卤肉的人都来了。

这几天他们都来的比较早,不是为了多卖些卤肉,而是想抽点空帮忙干些活。

王根生今天还带着儿子王大庆一块来的,一进门就嚷嚷道:“麦芽,叔带着帮手来给你家干活哩!”

麦芽赶忙站起来,起来的时候还听见李太公嘟囔了一句,‘来就来呗,叫个啥!’麦芽自动忽略他的埋怨,笑嘻嘻的接待他们。

“王叔,哪能每天都叫你来帮忙哩,你家里也有活要干,老这么麻烦你,我们也不好意思啊!”

王根生爽朗的笑了,他脸长的宽,一笑起来,嘴巴咧到两边,模样有些滑稽。只见他直摆手,“有啥不好意思的,你家又不是天天盖房子,要是不认得也就算了,既然认得,哪能有忙不帮呢,丫头,你先给我把卤肉装好,等干一阵子,我再走。”

说着,他带着王大庆挽了袖子,去帮忙了。

没一会,朱六跟林康顺也来了,林康顺是林德寿的远亲,两人自然是要亲近些,他就帮着林德寿递递东西,抬抬土什么的。

纯手工的劳作,当然是人越多越好。乡民们,都很纯朴,报酬都要的不多,大部分都是出于乡里乡亲互相照顾,谁家有事,能伸一把手,就伸一把手。

他们不计酬劳,田氏自然要用最好的菜来款待他们,每天都变着花样烧。

黄鳝,猪肉,都没断过,隔一天还杀一只公鸡。

看的李太公都直摇头说道:“你家就这几只鸡,照你这杀法,怕是不用到完工那天,就得杀绝了!”

田氏杀的都是公鸡,母鸡当然是舍不得杀的,反正鸭子也长成了,便想着隔三天杀一只鸭子,也省的去买菜了嘛!

今儿中午,麦芽想做蒸包子,她坐在李太公旁边剥豆子,“太公,咱中午吃包子行不?”

李太公敲着手杖,有时抬眼看看他们干活的进度,顺便嚷嚷几句,不嚷嚷的时候,就打瞌睡,这会听见她问吃的了,又来了精神,“你包啥馅啊?韭菜馅的不好吃,白菜馅的更不好吃,没味!”

麦芽也不嫌他麻烦,认真的想了想,“那咱包泡菜馅的行不?里面剁些肥肉,再加些干辣椒,这样能好吃不?”

“嗯,应该是不错的,丫头,中午就吃泡菜馅的包子,做好吃些,面得和好,不然包出来的包子不软乎,”李太公貌似很平静的说,可心里早急了。这位老人家胃口好的很,一顿饭吃不比冬生少。

“成,那咱中午就吃泡菜包子,我现在就去做,待会王叔他们还得赶回去卖卤肉,不能烧迟了,”麦芽站起来,把择好的菜收拾一下,拿簸箕把地上菜叶扫干净。嘱咐李太公好好坐着,转身赶紧去了厨房。

田氏正在刷大锅,刚才煮了一锅猪食,要去喂猪。

麦芽把菜篮子往地上一搁,道:“娘,咱中午做包子,你先把面和好,我去掏些泡菜出来。”

李氏争着道:“你们去忙,我来和面,我坐着和也不累。”

三人在厨房忙活开了,麦芽做包子的时候,田氏去给他们把卤肉装了车,先前她也把调料都弄好了,也给他们一并装上,这几天没再做凉粉,绿豆芽不麻烦,倒是做了些,不过谁家也不能天天吃,王根生他们来拉货,也都只拿一盒子。最后就是臭豆腐是必不可少的,至于臭豆腐的佐料,就由各家自己去调配。

麦芽把腌好的泡菜切成小丁,她腌的不是大白茶,而是菜园子里刚长成的卷心菜,洗干净之后,只要稍微在太阳下风干,就能下坛子泡,三四天之后就能掏出来吃了。

切好泡菜,她又从陈掌柜送来的新鲜猪肉里挑了些肥的,连皮一块斩成肉末,再拌上干辣椒,这味儿就足够叫人流口水了。

李太公鼻子很间,坐在矮凳子上打瞌睡,一吸鼻子,闻到一股子酸香味飘出来,两眼一睁,又嚷嚷开了,“丫头,你包子蒸好没有哇,先拿给我尝尝!”

对于他这种命令口气,麦芽只觉着好笑,人说老小孩,老小孩,越老越像小孩。

她从厨房里伸出头,笑道:“还没蒸好呢,再等等,没熟可不能吃!”

田氏跟李氏都笑了,李氏冲他爹高声道:“您早上吃了四个窝窝头,这会又饿了?”

李太公哼哼两声,转开头没理她。

一锅只能蒸二十几个包子,起了之后,再蒸第二锅。麦芽把蒸好的包子拿绵布盖上,拿了几个出来,用竹扁装着送到李太公跟前,“太公,您老先尝尝,要是不好吃,您说一声,下回我再换别的馅蒸。”

李太公抓起包子,一口咬下去,入口是酸爽的泡菜,因为搁了肥猪肉,泡菜就变得油润润的,还有干红椒的辣香味,味儿足的很。不得不说,这包子诱人的很。李太公三下两下,就解决掉一个,一向古板的脸上,很难得露出笑容,“这馅好吃的很,不用换了,丫头,再给我倒杯茶!”

麦芽笑着又去替他斟满了茶杯,她还得去炸臭豆腐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
快捷操作: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温馨提示: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,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!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,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