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情提示: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,请尝试鼠标右键“刷新”本网页!
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『收藏到我的浏览器』

小农种田日常-第31部分

快捷操作: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,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,可使用上方 "收藏到我的浏览器" 功能 和 "加入书签" 功能!

祚�

大伙儿见钱枫连大红喜被都拿来了,还送炒花生,他们都不敢接受,钱枫可是他们的坊主啊,现在一文钱没挣,吃坊主的喝坊主的,现在难道还要用坊主成亲的棉被,他们都摇头说夜里不冷,还说大老粗们身上脏,哪里能盖这么干净的喜被。

钱枫也不多说,就把棉被放下了,和大家坐在一起吃了一会儿花生就开始干活做板车。

这么多人一起干活,一个多时辰后就做出两辆板车,钱枫心里一阵欣慰,人多耗粮多,但人多力量也大。

接下来几日天气骤寒,不仅风大还阴冷蚀骨。钱枫没再去县城做小买卖了,想等风停了再去,哪怕下雪也比刮大风好。这几日他要么跟大伙儿一起凿石头,要么就和石伢子在路边的树棚里做板车。

已经有不少凿得平整的石条放在树棚里了,这里极少有外地人来往,本镇的人从这儿路过时也只是好奇地瞅几眼,没一个人上前问价钱的。

如此过了十日,很多人家都开始在家里生火取暖。农家人用炭不多,都是从灶里把烧得透红的粗柴铲出来取暖,等火盆里实在没啥热气了才舍得加那么两根炭。

钱桐和二喜他们已经烧出第一批炭了,钱枫跑去赊了几筐,和几个人夜里偷偷送到张里正家。

张里正见钱枫说到做到,心里还是蛮感激的,就和钱枫唠几句话,“钱枫啊,你这石头能卖得掉么,是要拉到县里去卖?我觉得你们若是不怕吃苦的话,就拉到苏州去卖吧,那儿大户人家多。”

钱枫摇头,“去苏州不行,那儿有云涧石坊。石头这玩意儿忒沉,能拉去县里就不错了,太远了大伙儿也吃不消。再说了,要是拉石头去苏州,这石头山不就没人干活了?”

张里正瞧着都心急,“可是我听祥大爷说你家已经快没有粮食了,不会是你心里有啥主意吧?”

钱枫呵呵一笑,“有个馊主意。”

张里正怔愣,“哦,是馊主意啊,那我就不问了。若是你的馊主意行不通,你就去镇上找曹地主,他家过了年就要起个屋子,说是给大儿子盖房,他家有的是钱,估摸着要这样的石头,你可以去问问他要不要,能卖一点是一点。”

钱枫点头道谢,其实他心里根本不想去,他不想和这些地主打交道,虽然那样能卖些石头,可是靠卖那么一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这些地主都是欺压长工的,若是看到钱枫善待坊工,指不定还要煽风点火闹出什么事来,所以钱枫根本不想与地主有任何来往。

再过了一日,风停了,天气虽阴冷但能出门。钱枫和石榴又去了县城,这回他们俩去铺子里拿回了棉袄,将厚实的新棉袄穿上,暖和极了。

因为明日就是腊月初八,想必会有很多人上街买做腊八粥的料。钱枫给土地公烧了纸钱,村里已经有少数人愿意赊东西给钱枫了,这回钱枫和石榴拉了好些花生米、芝麻、绿豆、豌豆等来卖。

腊月初八离过年也不远了,很多人趁买料做腊八粥还多买了一些留着过年吃,这一趟还没白来,街上熙熙攘攘的,虽然摆摊子的小贩子比平日里多,他们俩的摊子也有人光顾,钱枫还写了不少春联。

钱枫忙里偷闲跑去南门石铺瞧了瞧,他躲在一旁听伙计跟客人谈价钱。县里就只有这么一家石铺,客人想还价可没那么容易,因为他不在这儿买也没别家可去。伙计听掌柜的话,咬紧了牙说一文都不能少,结果客人还是掏钱买了,然后就有几个小工帮着拉货送到这位客人的家里去。

因为明日得在家里吃腊八粥,钱枫和石榴卖完了东西连夜赶回了家,这时已是深夜了。

※※※

次日,也就是腊八。这一日的大清早,钱枫就让石榴煮一大锅的腊八粥,还让杨氏也煮一大锅,他要请坊工们来家里吃腊八粥,图个喜庆热闹。

石榴将家里最后几斤粮全倒进锅里煮了,杨氏垮着脸,“枫儿啊,你和石榴已经断粮了,明日打算怎么办?都这个时候了,你还沉得住气?”

钱枫用锅铲在锅里拼命搅动着,“娘,今日我们吃一顿你锅里的腊八粥,然后就拉石头去卖,卖上了钱就还你粮钱,你别小气嘛。”

钱枫见锅里的粥煮得差不多了,就要去后山喊人,还不忘嘱咐一声,“娘,这些还不够,你和石榴把两个锅里的都盛出来放在盆里盖着,再煮两大锅!”

杨氏呲牙,还瞪大了眼,钱枫哄道:“一定还你钱,明日就能见到现钱,你别这样嘛。粥里多放些芝麻和花生啊,这样煮着才好吃。”

钱枫笑着跑了,杨氏瞧着石榴一点儿都不着急,见她把粥都盛出来后,还呵呵笑着催婆婆去拿粮,然后攒着劲把米和芝麻、花生往锅里倒,好像家里根本不缺粮,要有多少就有多少似的。

一会儿功夫,五十位坊工都拿着碗过来了,院子里顿时蹲满了人,一人端着一碗热粥吃起来。

杨氏躲在屋里烤火,不肯出来,她怕自己瞧了上火。松球和穗儿也过来蹭粥吃,还和坊工们打闹,两个小家伙估摸着平日里跟石榴学着喜欢叫人,叔叔伯伯喊得甜着呢。

石榴和钱枫跟着大伙儿一起吃,钱枫还把饭桌搬出来,将炒出来的一大盆咸菜和萝卜放在桌上,喊着大家多吃菜。

大家都正在吃着呢,石榴是个爱热闹的人,见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,她吃得更带劲,嘴里喝粥喝得稀里哗啦,一点儿也不讲究吃相。坊工们见了都忍不住发笑,觉得石榴这人够憨实够爽快,这样的人当老板娘好,不抠门。

这时葛桃花挑着一担空箩进院子,石榴忙招呼着,“大嫂,快来吃腊八粥,我家煮了好些呢。”

葛桃花瞅着屋里这么多人,紧张地瞅来瞅去,然后放下了箩,说:“我家煮得早,已经吃过了。”

石榴还大声招呼着,“再来吃点呗,松球和穗儿说你煮得少,他们都没吃饱。”

松球和穗儿一人手里端着一个碗,边吃边玩,还跑过来夹盆里的菜。

葛桃花讪讪笑了笑,“这对小崽子又在吃你们的,我这心里还过意不去呢。”

石榴心里有些纳闷,咋觉得大嫂这说话神态和平时不太一样,要放在平日里,她说话也是大嗓门,一副泼辣劲,怎么今日瞧起来扭扭捏捏还客气得很,像是做错了事一般。

眼见着葛桃花进屋了,石榴问钱枫,“大嫂她怎么了?”

钱枫笑了笑,叹道:“大嫂忙了一大早上呢,这么个大冷天,她头发都汗湿了。”

石榴刚才倒没留意到这些,她好奇地张大着嘴巴,粥也不喝了,“大嫂大清早的干活去了,干啥活?”

钱枫凑在石榴耳边小声道:“她藏粮食去了。”

石榴的嘴巴张得更大了,“她……她……”

“她知道咱家断了粮,怕这么一大群人没饭吃去抢她屋里的粮,大清早的就忙活着把粮食往秋菊家里挑,她和秋菊都是从营山村嫁过来的,相处得还不错,就把粮食往她家里藏了。你可不要说出去,大哥都不知道呢,大哥早上吃过腊八粥就出去了,你和娘还在灶房里忙着煮粥,我就瞧见大嫂挑着粮食像长了飞毛腿一般来来回回地跑,可带劲了。”

石榴惊了一阵,将碗里的粥喝完了。大伙儿也都吃了两三碗,饱了,就去山上拉石头装板车,等会儿听钱枫的吩咐去县里卖。

钱枫去屋里拿钱,“石榴,我得把咱们这两回挣的钱全都带在身上,也就四百多文钱,中午肯定得在县城吃饭,得花钱买吃的。”

石榴见钱袋子空了,心里也有些慌了,“难怪大嫂会藏粮食,若是石头卖不出去,你会去借大嫂家的粮食么?”

钱枫寻思了一下,“她若是肯借一些也好,不肯借也不会勉强,她都藏起来了,想借也是白搭,咱们赶紧走吧,今日可得干大事,卖石头!”

一群人浩浩荡荡出发了,一共十五辆板车的石头,用草绳捆得紧紧的,前面一人拉着板车,后面两个人跟着推。早上吃饱了腊八粥,大家都攒足了劲推,这样比空手走路肯定要慢许多,已经过了午时才到。

钱枫让大家把石头拉到南门石铺对面停了下来,他再把提前做好的“殷山石坊”的木架子支在路边,然后教石榴吆喝。

石榴便敞开嗓门喊了起来,“大理石喽,上好的石头,盖房子、建院子、做石桌、铺台阶都用得上,全都凿得平平整整,花纹可好看了,还便宜着呢,三十文一块,每块石头都有一百多斤!”

石榴在吆喝着,钱枫坐在那儿悠闲着翘着腿,五十号人蹲在旁边瞧热闹。

昨日在南门石铺买石头那位客人从这儿路过,听说只要三十文钱一块,而且他瞧这石头可比他昨日买的要大,价钱却比南门石铺便宜十文。

客人上前摸了摸石头,仔细瞧了瞧,问:“你们这是什么石头?”

钱枫起身客气地应道:“大理石,你瞧我这石头好看不?”

这位客人也不懂大理石和麻石哪个贵哪个便宜,就是觉得自己买的价钱比这高,感觉亏得慌,幸好他昨日只买一车,还差一些,便爽快地说:“给我来半车吧,十块就够了。”

以钱枫的了解,觉得麻石应该比大理石要稍稍贵一些的,因为麻石比大理石质地要坚硬,但在这个古代百姓未必了解,至少表面看上去大理石比麻石要好看,瞧着舒服,花纹大气。

这位客人也是瞧着大理石比麻石好看,就痛快地买了。

大伙儿见有人要买石头,都满脸堆着笑,好像已经看到粮食在朝他们招手。

十块就是三百文钱,钱枫接过客人的钱,让王青头带两个人拉十块石头跟着客人去了。 石榴又吆喝起来,因为刚刚挣了钱,她吆喝得更起劲了。

平时买石头的人就少,这个季节买的人则更少了,刚才只不过是碰巧遇到这么一位客人。不过只要有人有这个需要,肯定都会来这儿买,因为都知道只有这么一个南门石铺,钱枫就借着这个地来卖了。他知道谁都有货比三家的习惯,自家的石头比对门的好看还便宜,肯定更有优势。

对面南门石铺的人将刚才这些情景全瞧在了眼里,若不是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临时抢生意的殷山石铺,刚才那位客人肯定还会买进他们南门石铺去买的。

南门石铺的掌柜和伙计全出来了,气势汹汹地跑过来,“别嚷了别嚷了,谁让你们在这儿卖石头的?”

钱枫上前笑着迎接,“也没有谁敢不让我在这儿卖石头啊,这儿是偏僻的城南,眼前就是农田,我占的这块地方是空地,又不是你家的。”

☆、第48章 一碗水要端平

南门石铺的掌柜和伙计都气得急赤白咧,指责钱枫蛮横不讲理;而钱枫反驳起来口若悬河。

石榴还理直气壮地帮腔;“这块地你们没买去;我们就能在这儿卖!”

南门石铺掌柜是个精瘦的老头,他颤着手指了指钱枫;又指了指石榴;“你们……你们乡下来的泥腿子也敢跑我的地界来撒野;活得不耐烦是不是?”

钱枫伸手将掌柜指着他脑门的食指给摁下去,然后讪笑着慢条斯理地说:“老人家;不好意思,我今天就是来撒野的。不是活得不耐烦,而是想活久一些;混口饭吃嘛。瞧你这样;莫非是想跟我们打一架?”

钱枫朝身后招了招手,几十个猛汉齐齐挺身往前一站,都磨拳擦掌起来。

掌柜老头吓得倒退几步,再回头看看自己手里的人;也就两位小个头的伙计另加三位帮工,对比悬殊,打起来的话他这条老命都保不住。

石榴以为钱枫是来真格的,她撸起袖子问道:“真打啊?那就让我来对付掌柜的吧。”

掌柜老头脸色煞白,再往后退几步,“喂,这位娘子,你一个女人家打什么架?谁说我要跟你们干架了?”

石榴见他吓得直往后退,哈哈大笑起来,“掌柜的,你是不是怕我踢你呀?”

掌柜气得直翻白眼,他和伙计们无奈,只好退回自己铺子里去。

待王青头和几个兄弟送货回来,钱枫便拿出四百多文钱交给石榴,“你和青头、九乞几个去买包子吧,买大肉包子!大伙儿们辛苦了半个月,得犒劳一番。他们一人四个包子,咱俩一人两个,多跑几家买,一家肯定没有这么多包子。”

“嗳。”石榴接过钱,和王青头、九乞丐几个跑着去了。

其他人都席地而坐,听说每个人都有四个大肉包子吃,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这些人其中有好多都两个月没沾过荤腥了,做梦都馋肉吃。跟着坊主有肉吃,这日子过得还是有奔头的。

钱枫把刚才卖十块石头的三百文钱拿出来,放在手里无聊地数了又数,就这点钱,能买一百斤粮,只够熬一日半。

趁包子还没买来,钱枫举着“殷山石坊”的木牌子,另外挑出二十名相貌登样一些的人站成两列,跟在他身后。

“走,我们上街吆喝去,边走边吆喝还要热乎些,这样蹲在这些冷得慌。你们跟着我学,嗓门敞亮一些。”钱枫清了清嗓子,吆喝起来,“便宜又好看的大理石,尽在殷山石坊喽!”

身后的兄弟们跟着哄笑起来,钱枫回头笑道:“没事,不丢脸,走一段喊几句,不必一直喊着。”

这二十人先是蚊子般声音哼着,后来见钱枫越喊越带劲,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,守着石头的众兄弟们先是笑得前俯后仰,笑着笑着嘴里也跟着吆喝起来。

对面南门石铺的人本来就气得不行,再听见钱枫带着二十号人去街上吆喝,他们几个都牙关咬得咯咯直响。

掌柜老头又气又急,简直要捶地了,“完了完了,咱们南门石铺要毁在殷山镇的那小子手里,他这一吆喝,大家为了图个新鲜也图便宜,想买石头的全都要去他家。他还就堵在咱家铺子对面,想来咱家买的人都要被他拦路截去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掌柜心急如焚,他还打算将这铺子传给儿子呢,儿子每日游手好闲的,若是没有这个铺子挣些钱养家,待他死了儿子将来怕是连饭都没得吃了。

两位伙计和三位帮工也都没招了,只是寻思着这铺子要是黄了,他们去哪儿谋营生,对面那个殷山石坊会要他们么,想来应该不会要的,人家有几十号人,不缺人手。

其中一位小伙计看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上前劝老头,“掌柜的,你别着急啊,你不是说这铺子都干了十几年么,怎么能毁在那小子手里呢,咱们得想个法子才行。”

掌柜的唉声叹气,“能想啥法子?他们人多势众,咱们是说不过争不过也骂不过,更打不过。若是去告官府,他们只是占着空地,又没犯事,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。”

小伙计眸子一转,“那就只有求和了。”

“求和?”掌柜老头一惊,“怎么求和?”

“咱们斗不过他们,他们根本不讲理,现在又绕着街到处吆喝,若是吆喝个几日,而且来了个客人他们还拦到对面去,咱们这铺子真得歇歇了。要我说,干脆把他们的石头买下来!他们不是三十文钱一块么,咱们压压价二十五文买过来,转手就能卖四十文,不但能挣钱,还能将他们赶回家,双赢!”

掌柜哼道:“我干嘛要帮他,他的石头咱们收过来,他就可以带着一干人回家了,我还得在这儿候着客,什么道理?这点小钱我不愿挣!”

掌柜老头神气了十几年,哪里肯放下这个姿态。

小伙计急道:“掌柜的,你不想挣这个小钱,指不定连挣大钱的机会都没了。前些日子县衙门里有位官差不是说了么,省里的巡抚大人要县令大人建驿站,就在前面林庄修建,这驿站建得可大可小,往来的官员路过时都得在驿站歇脚和吃住,若是建大了就要从咱们这儿要很多石料。这么大一笔生意,掌柜的难道想被对面那个臭小子抢去?”

掌柜跳脚,“那是官差都跟我说好了的,难不成还反悔去买那�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快捷操作: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温馨提示: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,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!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,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!